今年的西屋科学奖揭晓了,华裔居然连一个也没有进入前十名,真是破天荒的事,不过主办人哥特博士在安慰落选者时说的一段话,倒是挺耐人寻味:过去参加西屋科学奖进入准决赛而未获前十名的,后来有四位得到了诺贝尔奖。但是当初高居西屋前十名人,反而只有一位得到。中国有句俗语: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正可以形容这个现象。据我想其中的原因,是小时了了往往得自家庭、老师的特别指导,甚至父母兄长的大力提携,硬是把一个未成熟的孩子,吹捧成不得了的人才。譬如报上经常刊载某神童画展、书法展,看来那书画也不算差,可是如果做个统计,那些神童有几人在后来真能成为杰出的书画家呢?同样的道理,每年西屋科学奖发表时,我都会注意那些得奖者的家庭背景,发现有不少人的父母所学与孩子的作品相关,也有不少得奖者在学校参加特别的课程,甚至连你的史岱文森高中都有为西屋科学奖研究(ResearchforWestjngHouse)的课程,谁能说那些父母及学校的课程对孩子的得奖研究没有帮助呢?
问题就出在这里了:那些得到西屋科学奖的人,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,是不是继续有人在后面推动他?如果他心里没有那份自行激发的力量,是不是还能有杰出的成就?或许你要说,何以见得落在西屋科学奖十名以外的人,就有这份冲力?那么让我再举个例子,如果今天有几个具有美术天分,又有冲力学艺术,却得不到老师指点的孩子,跟你一起参加一项可以在家画好,再送出去评审的比赛。假使你们花下去的时间都一样,谁比较可能获胜呢?你由于耳懦目染,加上我可能提供参考意见,当然得胜的机会大。问题是,那些输给你的人,是真不如你吗?如果你自己没有绘画的冲力,我可以打包票,他们在日后必会胜过你。当然这样的分析,并不能绝对地解释前面所说的西屋现象。进入十名以内的人少,落在十名以外的人多,这在比例上的差异,也可能是造成日后得诺贝尔奖者有悬殊比数的原因。但无论如何,你应该知道一件事。
在少年时落败的人,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不见得差,甚至由于前面的挫折,更激发他们的潜能,在未来出头。那些不能考进好中学的人,不一定就进不了好的大学在大学杰出的学生,也未见得能在社会上成功。愈是民主、开放、机会均等的环境,愈能让那些有冲力、有野心、有毅力,照着自己计划执着前进的人,发出灿烂的光芒。请你统计一下今天的成绩,有多少是父母师长逼出来的?有多少得自家庭的陶铸?又有多少由于你自己的追求?前两项的得分,各乘百分之十。最后一项的分数,乘百分之八十。
你得几分?before我曾在初中的朝会里直挺挺地晕倒,醒转时发现自己上下排的门牙全摇动了,嘴唇肿得几乎遮住鼻孔,鼻子和额头也皮开肉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