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逆锋起笔,藏而不露”、“中锋用笔,不偏不倚”、“停滞迂回,缓缓出头”——这是书法艺术的精髓,王羲之、米芾、柳公权等大家,他们把毕生的精力用于黑白的世界里,挥毫出精彩的人生,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墨宝。在他们的书法技艺中,“藏而不露,不偏不倚,缓缓出头”的思想精萃和生命哲学,除了运用于任何门类的艺术之外,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世,追求圆满人生的真理。前几天,我接了一个电话,这是我以前的同事——保卫科科长梁明久。他告诉我,他在沙坪坝开了一家书法工作室,请我有空了去坐坐。我惊叹万分又深有疑惑,“一个管全院安保工作的人,从没听到他提过书法,他怎么开了个工作室,难道是班门弄斧?”梁明久在电话里笑出了声,“从小我就喜欢书法,我只是没有说,我自己在家里练习。”原来,他因书法特长,从基层干部调入机关工作。在三甲医院忙碌的工作中,每天像驴一样连轴转,自己的空余时间很少,他就每天回家,睡前再累都要把笔墨铺开,练习写字一两个小时。写了四十多年的书法,到了退休的时候,梁明久终于有时间一心扑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。“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。”梁明久提到了自己的爱好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“这是不断求索的路,我要写到八十岁。我终其一生,都无法达到书法家的高度,但书法能安顿我的内心。”一向不外露的梁明久,提到书法,整个魂都跑到黑白的艺术上去了。接完梁明久的电话,再看了他的书法作品视频,我不懂书法艺术,但从他劲道的笔锋,如行云流水般的运笔,我知道,这是时间浸泡的结果,也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。我为此深思很久。为何他能在工作之余,把业余爱好发展成了退休后的“主业”?他完全可以“躺平”,在自己的“舒适窝”里,过上“岁月静好”的生活。为何我和他在科教楼九楼共事六年,我对他的兴趣爱好全然不知?我想不光是我,在同一个楼面工作的同事们,很少有人知道梁明久的书法特长。他的藏而不露,他的低调行事,他的持之以恒,让我自叹不如。我想到了我最近正在看的一本书,书名是《约翰.克利斯朵夫》。这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的故事,它像贝多芬的交响曲,呈现出生命的疼痛、挣扎、彷徨、困惑和孤独,也有个人追求艺术高度的执着、坚韧和张力,但是最终都会合一——艺术是孤独的事,对艺术的追求是独立的,它与喧嚣无关,只与内心的安宁有关。艺术不是通过互相吹捧和点赞获取的,而是需要日复一日,枯灯下孤坐,不断地在自己的领域里超越自我,最终形成心灵和精神的海拔。民国大家傅雷在翻译《约翰.克利斯朵夫》时写道“它不止是一部小说,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。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。”书的作者罗曼.罗兰一气呵成,把主人公从出生,到对世界的认知,到经历了亲情、友情和爱情,到经历了磨难、欲望和孤独后,所养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阐述得淋漓尽致。主人公在自己无数次的心灵往返和精神炼狱的路上,几经浮沉,最后成为了他自己。身体跟上灵魂的脚步,不是说说而已。身体与灵魂合二为一,更需要倾其一生的心力。“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。”伟大的心灵,高贵之处在于心的修炼。书法艺术的运笔,藏而不露的心境、不偏不倚的火候,适用于所有的艺术修为,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一生。你会发现,当你努力后,暮然回首时,“缓缓出头”的光,会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,让你光芒万丈。今天,我的妹妹静思在长寿区北城中学的考场上应考,我一点也不担心。我曾在家书中写到“去年寒假,你在我的书房看书,你找来《红与黑》《黄金时代》《简·爱》《百年孤独》等书来看。你回老家的时候,你带走了王小波和马尔克斯的书。你的举动让我感到震惊和欣慰,我低估了你自觉学习知识,延展思维的能力。你能在高中时代学习、领悟、吸收顶尖的,一流的作家的作品,你的自我唤醒意识比我提前了二十年,我为此非常高兴”。当我回老家看到妹妹在深夜里苦读,在休息的时候,她放下手机,走进大自然,去观察四季草木和月升日落,我看到了新时代的青年,独立自主的样子。在高考前,我没有送鲜花,我只送给静思妹妹两句话,“从容应对,功到自然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