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的宽窄巷子,听名字就有趣。去西藏游玩的回程,在成都停留一天,有幸能去看看这个地方。
宽窄巷子这名字从何而来?
我站在两堵墙中间,只能容一人通过。这条缝隙的一端挽着商业化的宽巷,另一端连着僻静幽深窄巷。踩着石板路上的青苔,也许是出于好奇心,也许是我不走寻常路的心理,默默穿过这条无人在意的缝隙,去往另一边的世界。
也许我只是受够了宽巷子的嘈杂。宽巷并没有多宽,再加上游人多,哪儿都得和陌生人擦着身子过去。这是一条有名的商业街,很长,它的繁华,热闹无穷无尽。
灰瓦白墙,凸起的屋檐,水泥门槛,搭上各式的商店,竟然毫无违和感。房前的空地上不时会遇见几个铜人,有的拉车,有的举着糖葫芦,有的手里夹着烟斗,总会有热情的游客不惜金钱去跟他们合影。成都小吃店的门口更是水泄不通。糍粑,老酸奶,手工的糖果,吸引了一大群年轻人。邮局里满墙的明信片,引得青年人争抢,为自己和他人留下来到这里的印迹。在这里见到星巴克着实让我大吃一惊,它是这里我所见到的最大的门面。同样是古朴的建筑,墨绿色的英文写在白墙上有一种别样的风味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,都没有人能把它打造成四合院的形态,精美别致。
待大家在咖啡馆坐下,我坐不住,独自出来转悠。
偶然发现的小道是通向哪里?
沿着缝隙走了大概两排房子的距离,背后的声音渐渐消逝。再向前,便觉豁然开朗。这里的巷子比那边更窄,但是没有几个人在路上。这里应该是当地的人家,每家都是老式的平房,家门基本都半掩着,隐约听到里边的人们用成都方言说笑。
几个小孩子在家门前追逐打闹,也说着方言,但他们的咯咯的笑声并不能打破这里的沉寂。我仿佛被什么笼罩,不能受到外界影响,静得出神。一位老奶奶坐在木凳上给煤炉添着煤球,上头烧的水冒着白烟
不敢想象,几分钟前我身处那样的环境。往前走,竟发现有个窄巷子的牌子钉在屋子的侧面。
那一条小道联系了热闹的商业街和朴素安逸的住宅,就像桥梁沟通了现代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。我终于明白了宽窄巷子的含义。宽巷子,人多便不宽;窄巷子,人少便不窄。二者结合,才是最奇特的画卷。鸟鸣与人声结合,水汽与菜香结合,这条缝隙连接了两种文化。
感谢那里的人留下了一条缝隙,才给我不同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