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清代学者梁启超写过这样一首诗:诗界十年靡靡风,兵魂散尽国魂空。诗中什九从军乐,亘古男儿一放翁。诗中的放翁就是陆游,这首诗热烈地赞赏了爱国诗人陆游渴望为国驱驰、建功立业的高尚情怀,是对陆游铮铮铁骨、浩然正气的一生的高度评价。
一个动荡不堪的年代,一个风狂雨骤的清晨,一条风雨飘摇的船上,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黎明的寂静。陆游出生在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,他慢慢地长大,受到了家庭的文化熏陶,他爱上了读书。在那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――南宋,金兵入侵中原,许多爱国之士群情激昂的抗敌情怀给了他深刻的印象,从那时起,他便立志报国。
时光如梭,光阴似箭,陆游已长成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,20岁的他便写下了上马击狂胡,下马草军书的报国之志。此时的他还沉醉于爱河之中,他与爱妻唐婉都擅长诗词,常借诗词倾诉衷肠。花前月下,吟诗作对,互相唱和,丽影成双,宛如一对翩飞于花丛中的彩蝶。但好景不长,封建家庭虽然给了他良好的教育,但毁了他的爱情。由于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,他们夫妻离散了,伤痛欲绝的他,忿忿地写下了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,莫,莫,莫的愁绪
弹指间,他已人到中年,在那段金戈铁马、豪情飞纵的军旅生活中,他的怀抱为之一开,写下了飞霜掠面寒压指,一寸丹心唯报国的爱国诗篇。当时的他看到了川陕险要的地势,觉得可用吴中作根本,以谋反攻收复失地,当时他向王炎(他曾在王炎手下当谋士。)提出了一些战略,充满信心的他,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,传檄足定河南北。可是陆游那拳拳报国这心,并不能实现。腐败的南宋朝庭只求苟安,无意进取。他为报国欲死无战场而难过。不久,朝庭罢免了王炎,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。欲罢不能的他只好抱着不见王师出散关、悲歌仰天泪如雨的激愤心情,眼看着收复中原失地的希望一点点破灭在那个污浊不堪的官场上,他洁身自傲,发出了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的感慨
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,是离愁、是国痛?被罢官的他闲居家中,已经62岁了,闲居乡村的他写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,得到了孝宗皇帝的激赏,才又被起用为严州(今建德)知州,他赴京受命,新的职位虽不适合他,但他还是勤勉从事,正如他诗中所说:怀民怀懔懔,谋已耻营营那样。
到了82岁的老年,他还是怀着一闻战鼓意气生,犹能为国平燕赵的永衰不竭的爱国热情。可是,可悲的是他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,北望中原,失地难复,-中那郁积如山的压抑和愤慨让他写下了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的千古名句。试问,除了陆游,谁能唱出如此高昂悲壮的曲调?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在85岁临终时写下的诗歌《示儿》: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爱国之情、报国之志,至死不渝。
陆游,用他满腔的爱国热血谱写了生命的壮歌,赢得了世人的传颂。陆游,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!